首页

足交 吐奶

时间:2025-05-29 13:17:46 作者: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在北京开幕 浏览量:59326

  中新网贵阳9月18日电 题:黔台交流合作持续深化:经贸搭“台”携手向“黔”

  作者 邓万里 周燕玲

  从不吃辣到无辣不欢、从吃不惯“折耳根”到爱上它……贵阳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贵州首登集团董事长蓝赞登笑称自己是地道的“贵州人”了。

  1994年首次到大陆,两年后选择到贵州发展,蓝赞登在这里创业、筑梦,并把部分亲属从台湾带到这里生活,他早已深深融入这片土地。

  36年前,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交流交往的大门由此打开,贵州与台湾的交流交往也随之开启。

  地处西南腹地的贵州,在20世纪90年代交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除了在台的贵州籍老兵踏上返乡归途之外,蓝赞登是较早一批到贵州寻求发展的台胞。

  “至今还记得当时要先乘飞机到香港,再从香港去广州坐绿皮火车到贵州,辗转需要3天左右。”蓝赞登说。

  在贵州工作生活近30年,蓝赞登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受益者。他说,可以用“翻天覆地”四个字来形容贵州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在交通条件方面。

  “贵州的发展变化很好地反映了祖国的越来越强大,我很庆幸在最好的时代抓住了机遇,成为祖国建设者中的一员。”蓝赞登说,他每次回到台湾,都要向亲朋好友讲述在大陆所经历的日新月异。

  一直以来,贵州和大陆其他地方一样,顺应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积极为黔台交流合作创造条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台胞选择到贵州安家生活、创业工作。

资料图为:7月19日,“黔台香药草暨中药产业发展对接会”签约仪式,这是2023年“贵州·台湾经贸交流合作恳谈会”系列活动之一。杨小敏 摄

  深化交流合作符合黔台两地共同利益。2012年,国务院台办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署《关于促进黔台交流合作备忘录》,将黔台交流合作推向新高度。

  近十多年来,贵州多次组织团队到台湾开展推介,台湾各界知名人士也陆续来黔参访,两地同胞在旅游、就学、投资等方面你来我往,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贵州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台办主任刘睿说,黔台交流交往从单向到双向,从间接到直接,在经贸、科教、文体等领域的往来日益频繁,交流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

  其中,自2013年起开始举办的“贵州·台湾经贸交流合作恳谈会”为黔台经贸合作搭建了平台,也为更多台商、台青到贵州寻找事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以“贵州·台湾经贸交流合作恳谈会”为桥梁,贵州持续加强与台湾工业总会、商业总会、工商协进会、中小企业总会等台湾各大工协会的联络,经贸合作涉及农业、旅游、中药材等多个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贵州给予台资企业项目扶持、退税、稳岗补助等资金支持共计202批次10.27亿元人民币,黔台两地签约113个项目协议。2023年以来,黔台经贸往来更是不断热络,已有28家台资企业在黔注册。

  “大批台胞在融入大陆发展中,实现了人生价值。”蓝赞登说,贵阳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2006年刚成立时成员不足50人,现已发展至300余人。

资料图为:台资企业百特亚公司在贵州六盘水打造的海螺旺斯香药草种植基地。杨黔渝 摄

  台资企业贵州百特亚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于2018年落户贵州六盘水。经过近5年培育发展,公司打造的海螺旺斯香药草种植基地,实现了香药草从种植到销售全过程规范化、标准化。

  百特亚公司负责人张健介绍,公司将在2025年完成国家标准园区建设,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同时,也将为当地农旅发展、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台胞留下来,更要留得住。近年来,贵州持续出台《关于促进黔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惠台政策,为台胞在贵州投资、创业、就业、学习、生活等创造更好便利条件。

  来到贵州已10余年的台胞邱智良坦言,初来贵州时并没打算待多长时间,但贵州各级政府的贴心服务、同胞的热情关爱,让他逐渐适应并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

  如今,邱智良的两个孩子都在贵阳上学,他还将母亲带来贵阳,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他家在贵阳开了一家台湾私房菜餐厅,并发展起了伴手礼产业,将台湾与贵州特产相结合,助推“黔货”出山。

  “大陆落实台胞同等待遇,既给我们带来发展机遇,也让我们更好融入这里,并扎根下来。”邱智良说,在这边切身感受到了“两岸一家亲”。(完)

【编辑:张子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统战地标•陕西】如何破解“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率?在这个窑洞内,他们找到了答案

在清泉街社区小广场,居民庞爱珍化身“二大娘”开启方言说唱,自编自演二人台呱嘴《十夸党的政策好》,诙谐生动的表演,赢得现场群众的阵阵喝彩。

新质生产力、新型消费、新型能源体系……看中国经济“新”动力

黄桂秋,现为广西文化产业研究会副会长、广西壮学学会副会长、广西民族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南宁师范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常务理事,著有《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刘三姐歌谣》《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承》等著作。

福建宁德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增强发展新动能

为了扎实做好“后半篇文章”,襄阳市纪委监委坚持一体推进“三不腐”,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聚焦重点任务、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截至8月底,全市提出纪检监察建议8份,开展警示教育10次,推动完善制度办法26项。

赣鄱Z世代:“95后”脱口秀演员 投身文娱新浪潮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日前,中国企业参与投资建设运营的孟加拉国首都达卡机场高架快速路项目(一期)竣工。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出席仪式并为项目揭幕,盛赞项目是孟加拉国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新里程碑,将缓解首都达卡交通压力、为孟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动力。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杭州亚运会】张雨霏谈日本“天才少女”池江璃花子:她出现在赛场上是一个奇迹

杨靖凯:勤俭节约是党的优良传统,此次修订《条例》增写对铺张浪费造成不良影响的处分规定,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重要要求的具体表现。实践中理解把握生活纪律中的“铺张浪费”,首先看党员是否在日常生活中有铺张浪费的具体行为表现。主要是党员背离了党章规定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要求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规定的“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要求,如在日常生活中讲究排场、比拼阔气、炫富等。其次看是否造成了不良影响。如党员在生活中有铺张浪费行为,引发一定范围的党员和群众负面议论、媒体和舆论负面评价等,给党员自身、党员所在组织和单位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一般可以认为造成了不良影响。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